欧美3p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_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_国产日韩欧美在线_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資訊動態

共筑“灣區夢” 同繪“發展圖”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12日 關注量:0 瀏覽量: 點贊量:0 【字體:

嶺南暖冬,粵港澳大灣區再次迎來行業融合的新里程碑。

12月11日,粵港澳三地注冊會計師行業于廣州簽訂《粵港澳會計師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下稱“新一期協議”)。繼2021年簽訂《粵港澳會計師行業發展戰略協議》(下稱“首期協議”)后,粵港澳三地約定在更大范圍、更深層級、更新機制下擴大會計師行業合作。

近三年來,大灣區會計師融合的速度、程度變得前所未有——從逐步探索、小步慢跑,變為大膽創新、雙向奔赴。其中,簽訂首期協議正是關鍵節點。

跨境服務“路更通”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不斷推動行業間的開放與互聯互通,為本土事務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以及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在廣東自貿區設立分所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有力促進了三地行業市場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鼓勵本土事務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成為推動行業融合的重要舉措。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對跨境會計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粵港澳三地積極鼓勵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成員所,以更好地服務于在境外投資的中國企業。

這些成員所不僅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跨境審計、稅務咨詢等服務,還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當地市場環境,降低企業跨國經營的財務風險。

今年,深圳廣深會計師事務所在香港設立首家境外成員所,并獲得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資格(PIE,俗稱上市公司審計資格),標志著廣東省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走向國際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首席合伙人陳叔軍介紹,順利設立境外成員所,離不開首期協議的“牽線搭橋”。“簽訂了首期協議后,我們有機會認識了香港資深會計師甘志成,事務所間達成了戰略合作,在洽談相關細節時很快達成共識,節省了相互了解、背景調查、談判等諸多環節。”陳叔軍說。

另一方面,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在廣東自貿區設立分所,則是推動三地行業市場打通的又一關鍵步驟。

廣東自貿區憑借獨特的政策優勢和地理位置,成為吸引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入駐的熱門地區。2023年11月,財政部發布《關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分所并開展試點工作的通知》,支持采用普通合伙或者特殊普通合伙形式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分所。

利好傳出,廣東中天粵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等紛紛在南沙設立分所,利用自貿區的政策紅利,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國際貿易咨詢等新的業務領域。這些分所的設立,不僅提升了自貿區內的會計服務水平,也為三地行業的互融互通注入了新的活力。

澳門會計專業聯會理事長張少東希望,新一期協議能繼續搭建良好平臺,促進大灣區注冊會計師跨境服務更便利,“隨著新一期協議的實施,相信三地行業的協同效應將進一步顯現,提升大灣行業整體的競爭能力,持續拓展跨境服務,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人才要做“灣區通”

除了業務合作,過去三年,大灣區行業融合還在謀劃更大的棋局——化“異”為“利”,通過三地行業的優勢互補增強大灣區會計師行業國際競爭力。關鍵一子,便是培育“灣區通”行業人才。

何謂“灣區通”行業人才?“既精通粵港澳三地政策及法律法規,又具備服務灣區新業態的視野與能力。”培養這樣的“灣區通”人才,不僅有助于提升三地會計師行業的整體水平,更對推動大灣區經濟一體化、促進三地經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年前簽訂首期協議的時候,我們對共同培養人才方面的合作抱有很高期待。”如今,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粵港澳行業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安永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黃寅的期待正在加速實現。

2021年簽訂首期協議后,三地行業在培養“灣區通”行業人才方面,打造了全國第一個跨區域人才培養機制,啟動粵港澳注冊會計師青年高端人才培養項目(下稱“高端班”)。

高端班旨在為培養“灣區通”行業人才搭建起跨區域的“三個平臺”——知識分享平臺、業務交流平臺與事業發展平臺,從而為三地企業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2022年,高端班開展第一期培訓,選拔并培養了48名行業“灣區通”青年骨干。第二期高端班也在2024年12月11日如期開班。

“高端班的課程內容是現在行業最火的話題,包括數字經濟、ESG、網絡安全等等,對我們開拓業務很有幫助。在我組已有同學接了兩個ESG業務,這就是學以致用。”永拓富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李恩輝說,除了促進行業人才拓寬視野,高端班還促進了三地行業的來往交流,“通過這個班,我拜訪了一些內地同學們的事務所,這是我之前未想過的。”

同為高端班學員,澳門灝信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廣東誠安信澳門戰略合伙人黎鴻才將高端班的收獲歸功于課程的“三三制”教學模式——三分之一的學習收獲來自課堂教學,三分之一來自同學之間的交流,三分之一來自會計標桿企業的考察實習和移動課堂。

“‘三三制’使我們的思維進一步提升、視野進一步開拓、事業進一步發展。這些寶貴的收獲,為我們實際工作增添知識和技能的源泉,給予我們立足灣區、服務祖國、推動會計師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黎鴻才說。

除了開設高端班,粵港澳三地還每年聯合香港業界聯合舉辦后續教育嘉年華,創新試點粵港后續教育學時互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使粵港兩地從業人員了解彼此的執業環境,分享專業研究成果,共同推動兩地會計服務規則的‘軟聯通’。”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前會長、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鄔晉昇表示。

共尋新“合力點”

新一期協議簽訂,下一個三年,大灣區注冊會計師行業融合的新抓手、新引擎、新動力會在哪里?

今年三地簽訂的新一期協議中,深度合作是一大重點。“希望打造更加高效、及時的信息交流平臺,幫助三地行業在開拓市場、業務過程中提前布局,搶占先機。”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會長楊朝峰表示,新一期協議積極鼓勵成員事務所在橫琴、前海、南沙三大服務平臺聯合開辦會計師事務所,組織有跨境合作意愿的事務所成員開展多主題、多形式的業務交流活動。

鼓勵大灣區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深度合作的政策支持,可以追溯到2019年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份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要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其中特別強調了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的發展,并鼓勵粵港澳三地共建專業服務機構。這一政策的出臺,為三地會計師行業的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

循道而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經加快行動。今年,廣東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誠安信與香港奧利、澳門灝信等2家會計師事務所簽訂緊密合作協議,這一合作被行業高度關注,寄予厚望。

除了創新合作形式,搶抓全球經濟變局下的產業機遇,也為三地深化合作帶來實實在在的業務抓手,“組團出海”正是其一。

當前,本土企業“出海”熱潮方興未艾,而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對外貿易活躍的地區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橋頭堡。而今,越來越多本地事務所在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支持下,以港澳為走出去的第一站,設立成員所、網絡所,學習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先進經驗,服務于在境外投資的中國企業。

“當時有一個總部在內地、主業在非洲的企業準備IPO,其中有許多涉及海外市場的工作內容,我們通過跟港澳的事務所合作,最終順利幫其上市了。”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天健廣東分所負責人楊克晶說,這次合作讓他深刻意識到,“出海”業務能夠很好發揮三地事務所的不同優勢,是撬動合作的有力支點。

香港上市公司審核師協會主席陳錦榮亦深以為然,他認為,新一期協議的簽訂能更好地牽引三方在新業務上的合作:“我覺得這個戰略協議最大的利好是搭建了一個行業平臺,三地能在業務范圍、專業的準則跟發展方向進行深度交流,同時推動三地市場一體化,提高服務質量水平。”

今年8月,廣東省注冊會計師行業協會新成立粵港澳行業融合發展委員會,專門負責牽頭推動粵港澳三地的行業交流。“相信委員會能大力推動三地行業在業務、技術、人才培養、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堅實的服務保障。”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班)學員、粵港澳行業融合發展委員會委員王偉秋說。

心同意合,謀無不成。從跨境執業到人才共育,從互聯互通到“組團出海”,粵港澳三地行業合作正在走深走實。“我期望三地會計界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合作和融合,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克服挑戰,抓緊機遇,創造共贏。”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充滿信心地說道。

 

來源:南方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會員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