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會計,更是灣區與世界的對話——全球人才計劃培養項目2025中國站廣東行圓滿落幕
“新加坡與廣東簽署備忘錄一年多來,兩地行業在人才培養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ISCA)在談及GTP全球人才計劃培養項目2025中國站(以下簡稱“GTP項目中國站”)時表示,GTP中國行開啟中國和新加坡兩地注冊會計師行業合作的新篇章。
自2024年5月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與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省注協”)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已攜手開展了多項行業交流活動。今年初,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提出的舉辦第二屆GTP全球人才計劃培養項目的計劃,便是兩地行業交流合作落地的重要措施。
省注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新加坡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熱土,也是中國企業‘出?!闹匾康牡?,省注協將不斷強化與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的合作,為兩地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在此背景下,省注協與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共同籌劃,并依托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等資源,共同舉辦GTP中國站廣東行在7月15日至19日的活動。
英才匯聚
中山大學代表小盧同學在得知入選消息時難掩激動:“成為GTP全球人才計劃培養項目2025的一員,既感榮幸又覺責任在肩。”
據了解,活動籌備期間,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與省注協多次磋商,積極討論,經過十余次會議討論,從一千多份簡歷中挑選出14名來自中山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所海內外高校的相關專業學生參與本次人才培養項目。
“我非常期待在本次活動中,與全球各地的青年學子交流切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專業所長”小盧同學表示,希望自己能通過本次活動展現當代中國學生的專業素養與精神風貌。
活動中,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同學們還邀請國內其他省份及新加坡的同學參觀了中山大學所在地“康樂園”,了解了中山大學自創立以來,百年的滄桑與風華。在管理學院參觀時,該院教授孔祥婷介紹了會計、審計學專業的歷史背景以及該學科在中山大學的學科優勢。
行業求真
GTP項目中國站廣東行程還走進了前海自貿區的尤尼泰振青會計師事務所。“除了政策紅利,我們更看好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戰略協議平臺的建立將推進三地合作進一步深化,創造行業新的增長點”尤尼泰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同學們通過與一線從業者的交流,了解到注師行業除了傳統審計業務,還涵蓋跨境稅務籌劃、企業風險管理、并購重組咨詢等多樣化內容。
“來到廣東省注協,第一次看到如此有科技感的展示形式,原來現在的行業管理模式已經如此先進、清晰”小姜同學在參觀過省注協的大數據駕駛艙后這樣說。“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推進,會計師行業的業務正逐漸多元化,從傳統財務服務向戰略咨詢、可持續發展管理等領域延伸,全面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廣東注協的工作人員介紹到。
“數據資產如何入表”“注師如何參與ESG管理”“事務所在青年注師培養上會提供哪些資源”……在廣東中職信會計師事務所參觀時,同學們紛紛向事務所負責人聶鐵良提問,他對學生們的問題逐一細致解答,并結合事務所實踐強調:“當代注師行業,是高端服務業,是國家經濟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會計師事務所也早已突破單一業務模式,能為年輕人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和豐富機會。”現場互動中,好幾位同學希望可以來到事務所實習,接觸行業工作實務,來自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小趙同學更是有行動力,當場遞交了實習申請,希望能在中職信事務所實習、在實踐中鍛煉專業能力的意愿。
產業探索
在活動中,同學們還先后探訪了騰訊、美的、中新知識城等產業現場。在美的展廳與庫卡機器人車間參觀,看到高效運轉的機械臂,小黃同學激動地說:“以前我們總聽說國外的技術先進,還特意去參觀學習,沒想到現在我們自己的產業技術也已經如此先進,在國際市場上也是出類拔萃”
在廣州的行程中,同學們不僅見識到了先進的廣東制造,也親身走入云山珠水,品嘗了鮮香醇厚的粵菜,感受了“食在廣州”的飲食精髓;還走進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探尋中醫藥傳承千年的文化脈絡;也漫步在永慶坊等文化街區,嘆早茶,賞夜景,在青磚騎樓間觸摸粵式生活的獨特韻味。從飲食到醫藥,從建筑到生活,每一處細節都令同學們倍感新鮮,成為解讀大灣區文化基因的生動注腳。
在廣東行五日的行程結束后,小盧同學與新加坡同學將一同飛越南海去往新加坡,展開新加坡站行程。他表示這次項目的體驗完全超出預期,在廣州、佛山、深圳三地事務所及注協的參觀,使得他和同學們對于現代注冊會計師行業有了全新的多元認識,希望在未來可以真正走進行業,為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會員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