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專訪第四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廣東省注冊會計師行業優秀選手(二)
自財政部第四屆會計知識大賽啟動以來,我省行業從業人員涌現出一批優秀參賽選手,他們展現出高度的參賽熱情與新時代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追求。省注協特別專訪在廣東省選拔賽中斬獲團體三等獎的省注協一隊優秀選手梁超歐、張藝獻、董晶,一同聆聽他們分享參賽初心、備賽點滴與成長感悟。
個人簡介(排名不分先后):
梁超歐:茂名市油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
張藝獻: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珠海分所經理
董晶:廣東中稅華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副所長
省注協:您最初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第四屆會計知識大賽的?為什么想要報名參賽呢?
董晶:我是通過省注協微信公眾號上看到大賽信息的,當時就覺得這是個和行業內優秀人才溝通交流的好契機,也是檢驗自己日常專業能力和學習成果的機會。我希望通過這次比賽,全方位梳理自己的會計知識,對知識儲備體系查缺補漏;同時也想接觸更多優秀行業人才,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轉化為提升專業水平、持續進步的動力。
省注協:您在備賽期間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規劃學習的?可否分享一下學習計劃?
梁超歐:為高效推進備賽工作,我通過“定時長、定量、定內容”來規劃我的學習計劃,把時間規劃精確到具體任務與時長。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每日學習時長不少于8小時,確保有充足時間深耕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明確量化學習目標,規定每天完成的練習題量不少于400題,通過大量刷題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同時按章節、模塊針對官方參閱文件進行拆解復習,比如每天固定復習1-2個法律法規或部門規章的核心考點,標注重點難點并反復鞏固。通過這種方式,備賽節奏更清晰,也能更高效地利用有限時間推進學習進度。
省注協:您在實戰答題時是如何快速梳理思路的?有沒有可分享的實用技巧?
張藝獻:在正式答題時,我一般通過“關鍵詞定位-考點遷移-排除干擾-驗證邏輯”四步法快速梳理思路。首先是通過關鍵詞定位、類比遷移快速建立解題框架,其次是用“反例法”或“極端情況”檢驗答案,然后是排除絕對化、數字錯誤、主體錯配的干擾項。例如單選題要優先排除錯誤選項,判斷題要警惕“以偏概全”和“時效性”表述。
省注協:在口試比賽中,你們團隊是如何分工、溝通與配合的?有沒有提升團隊凝聚力或協作效率的小方法?
梁超歐:在復賽與決賽階段的團隊協作中,我們按照成員的專業優勢精準分工知識模塊,每位成員圍繞負責板塊系統梳理核心考點、編制速記手冊,并同步整理易錯題集,既避免重復勞動,又形成“專人專責、高效攻堅”的工作方式。在溝通上,我們建立了“每日復盤+專項研討”雙重機制:每晚通過線上會議同步當日學習進度,集中攻克備考難題。為進一步提升協作效率與凝聚力,我們特別設置“互助答疑時段”,在互幫互促中凝聚團隊力量,推動整體高效向比賽目標邁進。
省注協:這次參賽經歷是否讓您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職業發展有了新的認知?
董晶:以前工作學習時,我可能更關注記憶準則條文,卻忽略了“準則為何這樣制定”“在什么場景下制定”這類更深層次的思考。但在參賽交流中,不管是行業前輩的分享,還是同行的探討,都讓我對行業有了更深的理解與熱愛。這次參賽不是終點,而是我對職業發展認知升級的起點。我會把這次的收獲變成長期行動,夯實專業基礎、拓寬職業視野,努力成長為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的專業人員。
省注協:在備賽及比賽中,是否有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呢?哪些支持讓您印象最深刻?
張藝獻:在參賽過程中,我們事務所專門為參賽員工提供“備考假”,可選擇每日提前1小時下班或每周安排1天遠程辦公,以節省通勤時間;同時優先分配常規審計或咨詢項目,并承諾對取得優異名次的員工給予獎勵。省注協也提供了不少支持,比如與機構合作提供統一訓練題庫,安排學習計劃,同時組建交流群方便參賽人員討論學習中的難點與疑點。
省注協:若用三個關鍵詞總結這次參賽經歷,您會選擇哪三個?為什么?
董晶:我會選“專業成長”“關鍵支持”“認知提升”。首先是“專業成長”,這次比賽讓我實現了從“知其然” 到“知其所以然”的專業突破,這是最核心的收獲;其次是“關鍵支持”,備賽時家人、所長、團隊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這些支持是我能堅持下來的重要力量。最后是“認知提升”,我意識到“實務能力+持續學習”才是職業核心競爭力,以賽促學、深耕實務,本次參賽為我未來職業發展奠定了更清晰、更務實的認知基礎。
省注協:對未來參加會計知識大賽的行業新人,您有什么寄語或具體建議?
梁超歐:對未來想參加會計知識大賽的行業新人,我有三點具體建議:一是以“積累”為核心備賽,提前梳理知識核心模塊,做好錯題整理,把每道題轉化為知識漏洞的“補位劑”;二是主動擁抱團隊協作,多參與小組研討,在拆解跨領域考點時吸收同伴優勢,也積極分享自己的思路,互相賦能;三是保持“成長型”心態,不必畏懼初期的知識盲區,把備賽當作提升實務能力的契機。大賽是檢驗專業的舞臺,更是快速成長的平臺,我確信這段經歷將成為大家職業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張藝獻:我的寄語是:“以賽促學,以學促行——大賽不僅是知識的競技場,更是職業思維的孵化器。” 我們應拒絕“功利性備考”,擁抱“長期價值”。大賽考點往往與行業趨勢緊密相關,例如,第四屆大賽新增“財會監督”考點,背后是財政部“以財會監督為重要抓手”的政策導向。我們更應將備考視為提前布局職業競爭力的機會,而非單純為獲獎而學。
會員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