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協會同監管機構約談會計師事務所 提示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審計業務的風險
2025年1月22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會同財政部會計司、監督評價局和中國證監會會計司召開監管約談會,對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5家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進行集體監管約談。證監會北京、廣西監管局,北京、廣西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負責同志參加。
會上,北京國府嘉盈、北京大地泰華、北京中名國成、北京中天恒、祥浩(廣西)等5家事務所匯報了上市公司審計項目承接的風險評估與應對、項目組團隊配備、項目質量復核安排、審計收費安排以及事務所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等情況。財政部會計司和監督評價局、中國證監會會計司、中注協分別對事務所進行了風險提示并提出從事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明確要求。
截至目前,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事務所113家,58家為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出具了審計報告。2024年部分事務所被行政處罰,嚴重的被暫停業務資格,上市公司變更審計機構增多,為事務所參與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約談要求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事務所要樹立風險意識,充分考慮上市公司業務復雜程度和風險等因素,評估自身勝任能力是否匹配,審慎承接。
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事務所是監管關注的重點。財政部《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財會〔2022〕23號)規定,對新備案事務所,自其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審計業務起,原則上前三年內每年檢查一次。約談強調,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事務所要嚴格按照執業準則規則要求執行業務,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要求,持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保障審計資源投入,保持職業懷疑,做實審計程序,做好項目質量復核,如實出具審計意見,切實履行事務所執業監督職責。
近期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注冊會計師協會自律監督工作的意見》要求,要抓好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堅持事前評估、事中監控與事后評價相結合,強化風險預警和提示。2025年,中注協將持續做好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年報審計期間,密切關注事務所、上市公司的輿情資訊和媒體質疑重大事件等,適時啟動年報審計監管約談工作,提示審計風險。年報審計結束后,中注協將對年報審計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執業質量檢查重點,督促引導事務所強化質量風險管控,提升上市公司年報審計質量。
原文發布日期:2025年1月26日
轉載自: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
會員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