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備考經驗分享3年磨一劍,財會人的CPA闖關之旅
為了給正在備考CPA考試的考生提供參考和借鑒,我們邀請新晉“過兒”們,分享他們的學習技巧、備考經驗。愿各位考生今年的CPA考試,順利通過!
以下是廣東省2024年考試金榜考生李晶晶在2022-2024年付出3年努力通過CPA考試的經驗分享。
大家好,我是李晶晶,會計學本科學歷,2022年開始從事投行工作,并出于工作需要開始備考CPA,2年通過專業階段考試6科,2024年通過綜合階段考試,總共歷時3年,終于完成CPA考試取證之路。下面是我個人的CPA“闖關”經歷,供參考。
一、科目搭配:審計+稅法+戰略、會計+財管+經濟法
選擇科目搭配就如同規劃闖關路線,我的科目搭配邏輯有兩點,一是難易結合,二是理解與背誦結合。對于我來說,審計和戰略這兩個科目比較具有挑戰性,是難度較大的“關卡”,先攻克它們能為后續備考建立信心。稅法雖然有一些記憶的內容,但是以理解為主,并且之前對稅法接觸得較少,所以放在第一年備考,可以對自己的知識體系起到補充作用。因此,“審計+稅法+戰略”這個搭配屬于“2難+1易”、“2背誦+1理解”。同理,“會計+財管+經濟法”,也符合“難+易”、“理解+背誦”的搭配思路。
二、學習步驟:聽課→做題,同時總結,最后記憶
不管是專業還是綜合,我的學習步驟都是先看教材和聽基礎班的網課,再做題(章節題+真題),最后總結記憶,有些人喜歡邊聽課邊做題,我認為這也是很科學的學習方式。對我來說,聽完一遍網課相當于完成一輪學習,也就是總體摸清了關卡的地形,心理上比較踏實,也方便串聯知識。聽課的時候,我會把想要記錄的知識用“語音轉文字”的方式記錄到手機或者電腦上,這是我3年闖關之路的重要“武器”,因為一段筆記通常是很長的,語音轉寫比打字和寫字更快。
做題時,有一個“由慢到快”的過程,“慢”指的是剛開始做題時,很多知識點還沒完全掌握,所以比較耗時,理解之后就把錯題截圖下來。“快”指的是對錯題的復習越來越快,因為把一個錯題所涉及的知識完全掌握,做一遍是不夠的,需要多次復習,可能開始看筆記時還有些生疏,但多次之后,就會更熟悉,直到看到這個錯題截圖就知道是什么內容,就代表已經掌握了。
至于“總結”,其實是貫穿全過程的,比如說,遇到難度較高、邏輯性強的知識點,花時間搞懂之后,我會畫一個邏輯圖;遇到需要和其他章節對比學習記憶的知識點,也會梳理畫圖。因為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之前的內容容易被覆蓋遺忘,所以用邏輯圖加深理解,后面復習的時更容易回憶起來。
對于“以記憶為主”的考點,我通常是放在最后,也就是臨近考前,當“理解型”的考點已經掌握、不需要占用太多腦容量的時候,就根據需背誦內容安排時間,突擊記憶。
三、要熟悉機考模式
雖然說復習路徑千萬條,但是有一點是通用的:考前一定要多熟悉機考模式,特別是涉及計算較多的科目,一定要多模擬機考答題,如果不熟悉機考操作,就會讓人更加慌亂。
四、寫在最后
回顧這3年的CPA備考經歷,就像經歷了一場漫長而艱辛的闖關之旅。這個過程中,“方法”和“信念”都很重要。備考期間,我也尋求朋友們的經驗傳授,以及參考網上其他考生的經驗分享,借以規劃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總是因人而異的,大家要根據學習習慣和實際情況為自己定制“闖關策略”。對于我來說,CPA的備考過程是非常費勁的,可能對于很多朋友都是這樣,那就讓“想通過考試”的信念,鼓舞自己堅持下去,完成所有的通關。



會員登錄